1、离婚诉讼立案时应注意什么问题
离婚诉讼立案应该注意以下问题:管辖法院:一般遵循“原告就被告”原则,向被告住所地或常常居住地法院起诉。若被告不在中国、下落不明等,可在原告住所地法院立案。立案材料:需筹备起诉状,写明双方信息、诉讼请求及事实理由;提供结婚证、身份证等证明身份及婚姻关系的材料;涉及财产分割、子女抚养的,要筹备有关证据,如房地产证、银行流水、子女出生证明等。诉讼请求明确:明确提出离婚、财产分割、子女抚养权等诉求,防止模糊不清。诉讼时效:无特殊状况不受诉讼时效限制,但涉及隐藏、转移夫妻一同财产等状况,应在了解或应当了解权利受损之日起三年内起诉。立案时间:一般工作日工作时间前往法院立案,部分法院可网上立案,需趁早了解并按引导操作。
2、离婚诉讼立案了可以撤销吗
离婚诉讼立案后一般是可以撤销的。
从法律程序角度,原告有权在宣判前向法院申请撤诉。撤诉的法律依据在于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对自己诉讼权利的处分权。
不过,是不是准许撤诉由法院裁定。法院一般会审察撤诉申请是不是损害国家、集体和别人的合法权益,是不是避免法律等。假如没有这类情形,法院一般会裁定准许撤诉。撤诉后,若原告第三起诉离婚,需符合肯定条件,譬如有新状况、新理由的,不受六个月内不能第三起诉的限制;若无新状况、新理由,六个月内又起诉的,法院不予受理。所以,立案后想撤销离婚诉讼,要考虑了解可能产生的后续影响,准时与法院交流并按需要办理撤诉手续。
3、离婚诉讼立案如何判的
离婚诉讼立案后,法院判决是不是准予离婚,以夫妻感情是不是确已破裂为标准。
第一会审察双方提交的证据材料,包含结婚证、财产清单、子女状况等。若存在重婚或与别人同居、推行家庭暴力或虐待丢弃家庭成员、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、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等法定情形,调解无效的,法院应判决准予离婚。
若没有上述法定情形,但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且没办法修复,法院也会判决离婚。譬如长期矛盾积累致感情无挽回空间等。
若夫妻感情尚未破裂,法院一般会判决不准离婚。一审判决不准离结婚以后,原告在六个月内无新状况新理由再起诉,法院一般不予受理。总之,法院综合各方面原因,依据法定标准进行判决。
离婚诉讼立案时,除去要筹备好必要的材料,还需注意很多细节。譬如要准确确定管辖法院,防止因管辖错误致使立案受阻。同时,要明确梳理夫妻一同财产及债务状况,以便在诉讼中能合理倡导权益。另外,对于子女抚养问题,也需有明确的想法和诉求。若你在离婚诉讼立案过程中,对材料筹备、管辖法院确定、财产债务梳理或者子女抚养安排等方面存在疑问,不要慌张。点击网页底部的“立即咨询”按钮,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,帮助你顺利开启离婚诉讼立案步骤。